“一心向党”小甸行 “实境课堂”践初心 ——法学院开展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用心”更“入心”

发布时间:2024-06-18浏览次数:253

来源:法学院  作者:李锦兰、施佳豪  摄影:黄菲  审核:胡向红  上传:陶陶  发布:涂新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模式,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新阵地,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凝心铸魂,坚定理想信念,6月14日下午,一场特别的红色教育活动在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举行。法学院学生党支部老师、2024年上半年新发展党员以及“薪火映初心”红色故事宣讲团的宣讲员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不朽的精神圣地、红色摇篮

“现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是安徽省党的火炬最早点燃、党的旗帜最早举起的地方,承载着革命火种传承的重任……”刚来到小甸集特支纪念馆门前,宣讲员王原城便对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进行了整体介绍。现场的宣讲员和党员学生干部触摸着馆前的一砖一瓦,仿佛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历史的心跳,内心中流淌过一阵阵红色暖流,那是红色血脉,更是永不磨灭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时刻流淌在我们中国人的身体里,承载着生命,更承载着我们的红色基因。只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才能让中华民族长盛不衰。

忆往昔峥嵘岁月,学革命先烈卓越品质

走进纪念馆内,“一门三烈士”故事展区迅速吸引了在场同学的目光。三烈士分别是谁?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红色故事?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什么?在宣讲员周甜慈的精彩宣讲中,同学们一一找到了答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讲员程起兵怀着满腔热血,诉说着他对革命烈士的真情实感:“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聚集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共同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这座巍峨的纪念碑,不仅是对烈士们的永恒纪念,更是对我们这片土地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随着宣讲员慷慨激昂的宣讲,在场同学们的目光中闪烁着微光,高举手中的五星红旗,任风飘扬。“这些烈士的革命事迹让我们深受赞叹,也为之鼓舞,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值得代代相传!”现场有学生党员如是说道。

宣讲员实地宣讲红色故事

茅草屋里的“独家记忆”

场馆内的一间茅草屋,激起了在场同学们的好奇。“1923年的冬天,也就是在这个茅草屋里,记录了小甸集特支成立时的场景,在一盏煤油灯下,党员们用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红色绸布和黄色颜料画下了安徽第一面党旗。”宣讲员丁珵茜解开了在场同学们的疑惑。直属中央领导的安徽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就是在这件茅草屋里成立的。中共小甸集特支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的早期革命运动,其所培养和发展的优秀党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输送了一大批重要革命力量,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小甸集特支所创造的光辉历史彪炳千秋,名垂后世,永远值得后人缅怀传承。

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

在淮上中学补习社内,法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张戌给新发展党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今天借此机会,我们来到了安徽第一面党旗冉冉升起的地方,在这里感悟初心使命,在这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希望各位新发展党员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强纪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随后,老师们为新发展党员佩戴党徽,新发展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宣誓声,穿越百年风云,激荡在全体学生党员心中。

活动临近尾声,小甸集特支纪念馆馆长韩志坚向法学院赠送了《安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图册》,并表示将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红色基地的作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党的故事,引导全社会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之旅”实境课堂,是法学院依托“薪火映初心”红色故事宣讲团,创新开展党员教育模式的首次尝试。重走“红色路”让红色故事宣讲更有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红色精神更好地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对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文化传承的有力实践。未来,法学院将带领广大青年学子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将满载着新的希望,站在新的起点扬帆远航,“新生代”们也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实现梦想的舞台上脚踏实地,绽放绚烂之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青春力量。